左图:黄永玉与艺术大师齐白石合照。右图:2008年,黄永玉在北京东郊万荷堂与自己的塑像合影。\新华社
他是中国艺术领域“多面手”,国画、版画、雕塑样样精通;他被誉为艺术界的“鬼才”和“老顽童”,在创作中融会中西,绘出浓墨重彩的中国画。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的创作者。他的艺术风格天马行空,他的诗歌散文通透睿智、幽默深情……国宝级艺术家黄永玉13日逝世,享年九十九岁。“人死如远游,归来再活人心上”,这句诗正如他与世间作别的结语,从此洒脱豁达地云游天国。
14日,黄永玉家人透过法律顾问向内地媒体发布声明表示,“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二○二三年六月十三日三时四十三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声明指,黄永玉“希望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任何人不得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不敢倚老卖老” 耕耘到生命尽头
虽然被称艺术“老顽童”,但黄永玉的艺术创作其实非常严谨,在生命的尽头仍然无止境地耕耘。作为新中国首枚生肖邮票庚申年“猴票”的设计者,他大胆尝试在邮票上印金,2023年,黄永玉又设计出蓝身红眼的癸卯年“兔票”。4月,“入木──黄永玉百岁版画艺术展”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展,他在为展览亲录的短片中说:“眼前我还能趴在桌边做点小笔墨工作,农历七月初九就走进一百岁(虚岁)了。尽量不让人感觉我不倚老卖老,不敢倚老卖老,尽量不让生疏朋友在我作品面前产生同情怜悯之心。”
1924年黄永玉出生于湖南,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后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出于爱好也碍于生计,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自学成才,走上绘画之路,很快以木刻作品蜚声画坛。40年代,黄永玉做过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剧团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等工作。上世纪50年代初,在表叔沈从文的鼓励下,黄永玉从香港回到北京并于次年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有人认为,中国画的精髓在于水墨山水,清新淡雅,但黄永玉的画大多却浓墨重彩的。曾有人说他的国画不正宗,也有人表示看不懂他的画。对此,黄永玉就曾举例回应:“有人去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回问:‘你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懂吗?’”他的张扬个性和万般自在,与他斑斓撞色的创作融为一体。
艺术全才 文学是最倾心“行当”
对于自己在艺术上的爱好,黄永玉的排位是:文学第一,雕塑第二,木刻第三,绘画第四。他将文学视为最倾心的“行当”,《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著作受到“90后”、“00后”的热捧。
黄永玉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死了以后,骨灰倒在稻田里,也不要江河湖海。那么打块碑,就刻上‘爱,怜悯,感恩。’爱所有的人;怜悯世界上做这么蠢这么残忍的事情;感恩,多谢前辈对你这么好,多谢朋友的爱。”
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14日表示,黄永玉在画坛享负盛名,屡获殊荣,作品独具风格,既有浓厚中国画气韵又具西方绘画元素,画风启迪不少后进。黄永玉亦是出色的版画家和诗人,诗风质朴动人,发人深省。香港艺术馆曾于2004年为他举办80岁回顾展,亦藏有8件他的水墨作品和版画。“黄永玉的离去教我们惋惜,但他的作品将流传后世,我们永远怀念他。”
相关内容本文由风暴平台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sczpa.cn/news/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