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学子拿起小麦制作的面粉。\大公报记者楚长城摄;右图:豫港学子参观河南省神农种业实验室,观看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实验。\大公报实习记者陈诗琦摄
“每当提起农业只会联想到耕田、收割等体力活,从没想过农业能与高科技联系。”6月27日下午,“2023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中原行”采访团走进河南省神农种业实验室,豫港学子进入育种实验室参观学习,感到十分惊喜。作为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往往能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神农种业实验室聚焦种业“卡脖子”难题,围绕小麦、玉米、花生、芝麻、畜禽等优势领域,由院士和中原学者领衔,组建5支核心研发团队,培育优质粮种。让中国的田野种上更多河南种子,端牢中国饭碗。
“我们既要解决一些育种重大的理论问题,又要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还要创新培育出重要的突破性品种。”神农种业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吴斯洋说,神农种业实验室的种子研究和开发,主要围绕着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危害、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等方面展开。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种子培育,包括选育、杂交、基因编程、测量等,成功培育出多种高产、抗病、耐逆种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应用分子标记技术 培育新品时间减半
“没有一个种子是完美的,就像人一样,人无完人,种无完种。”神农种业实验室副研究员齐学礼表示,以小麦为例,在选择种子的特性时,一次只能针对一个特性去筛选,比如说有的种子种出的小麦产量高,但营养价值不高。因此育种优质小麦的过程十分艰辛漫长。
“以前只用常规技术,一个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可能长达10年,但现在将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新品种选育,还应用单面体育种技术、快速育种技术等,大约5年就能培育出1个新品种。”齐学礼说道。
神农种业实验室在高产种子方面成果显著,成功研发出多种高产种子,例如高产水稻、高产小麦等。这些种子具有高产、优质、抗逆等特点,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收益,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芝麻新品种 推动种植全程机械化
在神农种业实验室,豫港学子们还品尝了香甜可口的芝麻糖、芝麻饼等芝麻美食。而这食品的原料,便是神农实验室“芝麻团队”应用国际领先科技培育出的优良品种。
“在2012年,芝麻育种团队培育了中国第一株转基因植株,2020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棵基因编辑植株。”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苗红梅说:“因为芝麻是小作物,在全球研究的也不多,所以我国芝麻遗传育种水准在全世界都是位列首位的。”
据了解,神农实验室创制了芝麻抗病耐渍新品种5个,新育成芝麻品种4个,其中“豫芝NS610”更入选了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是中国首个抗落粒宜机收芝麻品种,从根本上解决传统芝麻品种“一熟就炸”“一碰就落”、不适于机收的技术难题,推动芝麻生产迈向全程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新时代。(大公报实习记者林浩星、吴世怡、徐春敏、范佳琦、林惠欣郑州报道)
相关内容本文由风暴平台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sczpa.cn/news/1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