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测速:神十五凯旋 四次出舱创纪录见证天宫建成
标签: 发布时间:2023-06-05 11:24:26 次浏览
图: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新华社空间站圆梦,英雄们凯旋!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经现场医监

图: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新华社

  空间站圆梦,英雄们凯旋!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经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三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7时9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全部安全顺利出舱,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的186天中,他们完成四次出舱活动,不仅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次数的纪录,更见证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的历史时刻。“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乘组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邓清明动情地说道。

  神十五乘组此次是“夜发朝至”,采用快速返回方案从空间站返回地球,也就是神舟十五号飞船在与空间站组合体分离后,绕地球飞行5圈后就开始返回地面。6月3日21时29分,神十五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4日凌晨,训练有素的东风着陆场搜救回收地面分队严阵以待,天地之间巨大的搜救网已在茫茫戈壁有序铺开,等待英雄返航。

  夜发朝至 五阶段步步“精心”

  “此次神舟十五号返回,分为分离、制动、再入、减速、着陆缓冲五个阶段,环环相扣,可谓步步‘精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回收试验队总体负责人彭华康说。针对此次神十五夜间返回的情况,飞船回收试验队在工作管理与流程方面进行优化,反复确认细节,克服自然条件,围绕返回过程故障、着陆环境异常、处置工序故障三大类故障模式,准备了20多种处置预案,包括返回舱弹道式返回、未脱主伞等,并针对重点环节进行多次单项和综合演练,保障了此次返回舱处置任务的圆满完成。

  4日5时42分,按照飞行程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之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6时33分返回舱成功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7时左右,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依次出舱,向大家挥手致意。“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乘组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邓清明说道。随后,他们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进入“单人单间”式的医监医保车。

  开展航天医学实验 获宝贵数据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在空间站的186天中,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完成了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等多项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平均年龄达到53岁的神十五飞行乘组,在任务期间完成了四次出舱活动,刷新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圆满完成了舱外扩展泵组安装、跨舱线缆安装接通、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等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

  此外,神舟十五号乘组还开展了多次载荷出舱任务、8项人因工程技术研究、28项航天医学实验,以及38项空间科学实(试)验,涵盖了生命生态、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等,获取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当日下午,三名航天员乘机平安抵达北京。据介绍,3名航天员回京后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此后将在京与新闻媒体集体见面。

  话你知:神舟飞船也有自动驾驶系统

  中国国产“导航制导与控制”GNC系统,为航天员往返天地保驾护航。第一代GNC称为“标准弹道自适应制导方法”,当出现大范围的轨道条件变化时,需要地面进行人工干预。神舟十二号到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采用的,是称为“自适应预测制导方法”的第二代GNC,加上中国“星光─卫星星座─捷联惯性组合导航”技术的应用,使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整个返回过程可实现高精度自主导航。

  圆梦乘组回顾神十五“四个首次”

  年龄最大乘组首秀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2022年11月29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其中,航天员邓清明、张陆都是首次执行飞天任务。他们的平均年龄达到53岁,是迄今为止执行任务时平均年龄最大的航天员乘组。

  首个乘组四度出舱

  在轨186天,神十五乘组圆满完成4次出舱活动任务。从今年2月10日到4月15日,神十五乘组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4次出舱,既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也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图为航天员张陆结束第四次出舱任务返回问天实验舱画面。

  首次实现“太空会师”

  2022年11月30日,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这是中国首次实现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

  全球首试多项实验

  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期间开展了很多项科学实验,其中多个项目都是首次。比如,在轨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使用由中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并取得成功。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飞行过程中,使用双光子显微镜获取航天员皮肤表皮及真皮浅层的三维图像,为未来开展航天员在轨健康监测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20余公斤太空实验样品顺利交付科学家

  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4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应用系统总体与相关实验人员对返回实验样品基本状态进行检查确认,并交接相关实验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

  据介绍,空间应用系统随神舟十五飞船返回舱共下行15项科学项目的实验样品,包括细胞、线虫、拟南芥、再生稻等生命实验样品,以及多种合金材料、新型红外探测器材料、非晶薄膜材料等材料实验样品。下行实验样品总重量20余公斤。后续,科学家们将对返回生命样品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在轨生长发育和代谢等相关分析,通过与地面比对分析研究,解析空间微重力、辐射对于实验样品作用的规律和分子机理,为进一步创制适应空间环境的作物和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辐射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经半年隔离恢复期,航天员将转入正常任务训练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表示,航天员身体状态恢复,经评估满足条件后,就可以转入正常的工作和训练状态,参与下一轮飞行乘组选拔。入选后一般经过1至1.5年左右的训练,即可再次执行飞行任务。相信,在后续的飞行任务中,很快就能看到神十五乘组航天员的身影。

相关内容

本文由风暴平台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jsczpa.cn/news/1814.html